欢迎进入中国青岛马连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搜 索
​​​​​​​​​​​​​​青岛马连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Qingdao malanzhua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400-0X0-0000
河崖红色教育基地 青岛莱西马连庄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q9oO5lDavRIrAaJ2chGnog | 作者:malianzhuang | 发布时间: 2021-07-10 | 1419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莱西市马连庄镇,有一个自然村,名字叫河崖。河崖村是山东省第一个独立的地方红色政权胶东行政公署、胶东地区第一个“新华书店”和“八路胡同”的所在地,被后人称为“红色村庄”。

【红色教育】“八路胡同”当课堂,一讲就是30年——马连庄镇中心中学“红色教育在身边”寻访打卡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马连庄镇中心中学充分挖掘区域内的红色教育资源,开展红色教育在身边寻访打卡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落实红色教育。


在莱西市马连庄镇,有一个自然村,名字叫河崖。河崖村是山东省第一个独立的地方红色政权胶东行政公署、胶东地区第一个新华书店八路胡同的所在地,被后人称为红色村庄


在这个村庄,居住着一位93岁的离休教师,他的名字叫刘典章。30多年来,他一直把八路胡同当课堂,义务为前来参观的学生、党员干部和游客讲述革命故事,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

3月29日,马连庄镇中心中学“红色教育在身边”寻访打卡记者团的全体师生一行10人,来到了“红色村庄”故事义务讲解人刘典章老师的家里。


学生代表给刘爷爷献上了鲜花,祝刘爷爷身体健康,幸福快乐。大家和刘爷爷合影留念,围绕在爷爷身边,听爷爷讲述那过去的故事。


红色记忆 八路胡同

在河崖村东侧,有一条南北向胡同,长140米左右,宽2米,胡同里共住有8户人家,其中有5户中的7人参加了八路军,并有5人先后牺牲,因此被军民称为八路胡同。而时任中共招莱边特支委员兼莱阳边界区委书记刘曰善就出生在这条胡同里。

 红色政权 胶东的延安 

1933年3月,位于烟台市的中共莱阳中心县委成立后,加强对边区一带党组的领导,东到烟台栖霞市的孙家庄村、西到烟台掖县(莱州市)的“四大涧”、南到青岛莱西市的马连庄镇、北到烟台招远市的西疃补庄村方圆7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已有40多个村建立了党组织,被誉为“胶东的延安”。
“马连庄镇河崖自然村党员刘曰善在北山口村建立了招莱边区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先后发展党员30多名,这使马连庄镇在抗战前及抗战期间,很快成为招莱边区根据地的核心地域。”刘典章介绍,1942年7月,山东省第一个独立的地方红色政权胶东行政公署成立,并于1947年8月至1948年底在马连庄镇河崖自然村办公,使该地区的“红色血脉”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


图片红色机智 党员曰善

“1934年2月23日,刘曰善以探亲为名,到马连庄镇下洼子自然村准备与党组织接头,因被叛徒出卖被捕。国民党县长梁秉锟亲自审讯,但刘曰善却始终严守党的机密。为此,梁秉锟气急败坏,令卫兵一束一束地拔去他的头发,又挖去他的一只眼睛。在非人的折磨面前,刘曰善机智地对付了反动当局的逼供,谎称对中共地下党威胁最大的3个国民党是中共党员。梁秉锟信以为真,将其中一个,即国民党县党部委员郭作德枪毙,并将另两人押进监狱。一时间反动当局内部一片混乱。后来,梁秉锟发觉上当后,于1934年2月26日将刘曰善杀害。”刘典章每每讲起刘曰善烈士的故事时,两眼就湿润起来。


 红色老人 传奇人生

刘典章老人有着传奇的人生经历。1944年春天,一名地下党员在国民党的追捕中受伤。15岁的刘典章赶着毛驴车,将受伤的地下党员送到安全地方救治,并悉心照料,直至康复。在老人当学校老师期间,敌人组织进攻解放区,刘典章先后两次组织学生撤退,撤退过程中与敌人顽强斗争,屡遇险情,带领学生成功逃脱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在这期间,刘典章白天带领学生在山沟上课,晚上带领学生书写革命宣传标语。在从教30多年后,刘典章于19835月以干部身份离休,被调到马连庄镇政府,负责乡志的具体编撰工作,挖掘革命故事。由于老人所在的河崖自然村,是一个红色革命传统村落,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曾涌现出许多革命英雄。所以平时有不少学生、党员干部和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就是从那时起,刘典章开始义务承担村里的解说员。30多年来,刘典章不仅把红色革命课堂搬进了学校,而且还常常在八路胡同设立课堂,为中小学生和党员干部讲述革命故事。